
王媛媛
艺术总监/编导/舞团团长
北京当代芭蕾舞团创始人,现任艺术总监、舞团团长。 香港演艺学院荣誉院士,北京舞蹈家协会理事, 是中国享有国际声誉的现代舞、当代芭蕾编舞家, 先后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与美国加州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硕士学位。 2008 年,王媛媛与国内顶尖创作团队共同建立了北京当代芭蕾舞团, 连续创作多部当代芭蕾作品,如《空间日记》、《不定空间》、《霾》、《棱镜》、 《情·色》、《拾穗者》、《无足鸟》、《惊梦》、《金瓶梅》和《野草》、《夜宴》、 《夜莺与玫瑰》、《37度2》、《毒》、《风声鹤唳》、《白蛇·人间启示录》等舞剧作品; 其代表性作品如《霾》、《野草》、《金瓶梅》、《夜宴》、《夜莺与玫瑰》、《毒》等, 话剧作品有改编自易卜生的晚期著名作品《海上夫人》为北京当代话剧团创团首演。 受邀中国国家芭蕾舞团驻团编舞,丹麦皇家芭蕾舞团、香港演艺学院、 纽约市芭蕾舞团、德国图林根国家芭蕾舞团,上海芭蕾舞团、辽宁芭蕾舞团 及天津芭蕾舞团的客席编舞。 作品有为中央芭蕾舞团创作的《大红灯笼高高挂》, 为丹麦皇家芭蕾舞团创作的《The Color of Love》, 由上海歌剧院委约创作的舞剧作品《早春二月》等, 由爱沙尼亚 Vanemunie 歌剧院芭蕾舞团委约创作作品《荒野挽歌》, 以及众多极具风格的当代舞蹈作品。 曾数次在在法国国际舞蹈比赛、保加利亚瓦尔纳国际芭蕾舞比赛、 美国杰克逊芭蕾舞比赛、俄罗斯国际芭蕾舞比赛、 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中荣获“最佳编舞奖”, 成为当代在国际重要舞蹈比赛上赢得最多“最佳编舞奖”的中国编导。 应邀于中国及海外教授大师班,包括美国马克·莫里斯舞蹈艺术中心、 肯尼迪艺术中心、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舞蹈学院、英国萨德勒之井剧院、 德国波恩大剧院、冰岛国家大剧院、墨西哥塞万提斯艺术节、 以色列歌剧院、华盛顿舞蹈中心、香港演艺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 应邀担任首尔国际舞蹈比赛评委,中国舞蹈荷花奖现代舞评委, 国家大剧院国际芭蕾及编舞比赛初评委,上海国际艺术节扶青评委及舞蹈总监, 中演院线舞蹈总监等。

韩江
制作人
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毕业后,于2002年加入中国国家芭蕾舞团, 2016年加入中国国家话剧院任职。 他是具备多重身份的著名戏剧与舞蹈的制作人及舞台视觉艺术家。 2004年创立DAMUARTS设计师机构, 常年联合国际顶尖的舞台设计团队为各大剧团和著名导演合作创作舞台剧作品。 2008年与著名编舞家王媛媛共同创办北京当代芭蕾舞团, 近十年来连续推出了《空间日记》、《惊梦》、《棱镜》、《拾穗者》、《霾》、《情·色》、 《无足鸟》、《中间》、《金瓶梅》、《野草》、《夜宴》、《夜莺与玫瑰》、《毒》等十多部舞蹈作品, 以其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作品艺术水准,带领团队走向国际市场, 连续在30多个国家和60多个欧美拉城市巡回演出,均在当地著名的顶级剧院和艺术节演出, 在短时间内获得极高的国际声誉,成为内地最具国际声誉的职业舞蹈团。 2011年,作为制作人与投资人,联手著名编导王媛媛, 作曲家陈其钢、杜薇,视觉艺术家叶锦添创作了《金瓶梅》,此剧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作品《霾》、《野草》两度登上世界舞蹈艺术的殿堂级艺术节 ——美国纽约BAM“Next Wave”艺术节和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 作品《棱镜》获得2013年由墨西哥国家音乐厅LUNAS颁发的最佳现代舞团奖。 2012年,作为制作人与出品人,联手著名导演林兆华、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在第四十届香港艺术节推出戏剧作品《山海经传》, 轰动亚洲文艺界,获得极高的国际声誉。 之后继续引领他的戏剧制作团队,连续投资了戏剧作品徐小朋导演的话剧《合伙人》、《水面之下》, 李建军导演的话剧《狂人日记》、《美好的一天》,邓树荣导演的《安提戈涅》、《死人的手机》等。 2017年,与靳东、谭韶远共同创建北京当代话剧团, 旨在搭建面向全球的创作平台,广泛地与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合作。 首部话剧排演了易卜生戏剧作品《海上夫人》, 之后陆续推出《麦克白》、《莫罗切科戏剧三种》。 作为一位出色的舞台视觉艺术家,他兼任舞美设计与灯光设计,涉猎舞蹈、话剧、 戏曲、歌剧等各领域的舞台视觉艺术创作, 在与业内各大导演的合作中,建立其独立的美学风格。 从业二十年,设计作品达一百多部。

谭韶远
视觉总监
北京应力场戏剧工作室艺术总监、 北京当代芭蕾舞团视觉总监、 北京当代话剧团创始人。 在戏剧导演,舞台视觉设计、多媒体装置等相关舞台视觉艺术方面 谭韶远都有独特的创造与见解。 自大学时期开始就与林兆华、易立明、李六乙、孟京辉等重量级的戏剧导演和创作班底合作, 积累了丰富的艺术创作经验。 近年来致力于戏剧导演的发展,从事当代戏剧和严肃戏剧的创作。 主要作品有:话剧《樱桃园》、《家》、《推销员之死》、《安提戈涅》、 《恋爱的犀牛》、《琥珀》、《艳遇》、《青蛙》、《海上夫人》等; 歌剧《原野》、《大地之歌》等;戏曲《怜香伴》、厅堂版《牡丹亭》、《金锁记》等; 舞剧《霾》、《夜宴》、《惊梦》、《早春二月》、《风声鹤唳》:音乐剧《赵氏孤儿》等。 2004年,他和林兆华导演合作的作品《樱桃园》舞台视觉独树一帜、 为剧场演出中的视觉空间设计提出多种的可能性,在戏剧圈引起广泛关注; 2005年他和李六乙导演合作的作品,诗剧《口供》所设计的舞台获评为: 具有多演区、多媒体、多寓意的特点,打破了舞台与观众的界限, 富有飘逸的美感和丰富的象征意味,对戏剧舞台美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此设计作品并为他迎来第四届国际中日戏剧友谊奖舞台美术设计的表彰。 2011与李六乙导演的《金锁记》荣获12节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大奖, 2018年《海上夫人》荣获上海戏剧谷壹戏剧最佳舞美设计奖。 2009年开始独立戏剧创作,导演作品有《莱昂瑟和莱娜》, 《失语者》、《春之祭.祭》、《莎乐美》、《恋人lovers》、《莫罗切克戏剧三种》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