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樱桃园
樱桃园的主人柳苞芙举家回乡面对樱桃园被拍卖的命运,可是面临破产的她却依然沉醉在自己的虚构之中。当商人罗巴辛成为了这里的新主人之际,樱桃树一棵棵倒下,柳苞芙只能挥泪与樱桃园告别,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向旧生活告别。
肢体剧场《樱桃园》充分运用肢体和视觉语汇以及贴近表现主义的手法,将行动、台词、音乐、情绪融汇在一起形成整体表达,对《樱桃园》的人物做出当代解读,将其情感空间放大,为观众留出更多的想象空间。

白蛇·人间启示录(2021年)
应无所往 而生其心

风声鹤唳 (2018年)
“我们此处的任务是追溯战争对一个女人的影响,她也是千百万落叶之一......”

燃 (2017年)
旅途让他转身背对世界,走过的千山万水总是在重复讲述有关人类的一条定律:人们如何对待自身,如何忽视和破坏周围环境。

毒 (2016年)
人类一直在寻找自我的精神安放之处,寻找由精神引领的灵魂安放之...

三十七度二 (2015年)
紧紧攥着,迸发于偶然的爱情。

夜莺与玫瑰 (2015年)
一个男青年爱上一个女青年,他非常需要一束玫瑰花来表达爱,可是他没有玫瑰花。夜莺看到了他的痛苦,于是帮他寻找玫瑰花。夜莺遇到了橡树,橡树告诉它,“我没有红玫瑰,只有白玫瑰。你需要得到玫瑰,就要彻夜给我唱歌,把你的心脏放在刺上,当你的血流干之后,白玫瑰就会变成红玫瑰”。

夜宴 (2013年)
在北京当代芭蕾舞团这部舞剧的《哈姆雷特》中,故事背景无特定年代,它不再是发生在丹麦八世纪的古老故事,王子不再名为“哈姆雷特”,它甚至不再区分古代与现代,故事所留下来的,只有线条化的王子、新王、王魂、母后等人物关系,而事件、情感与灵魂的表达则交给了舞者的身体,其理解则交给了观众。

野草 (2012年)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鲁迅

莲 (2011年)
在这瑰丽的末世风光
我们如迷途的孩子
放声哭泣
如高歌

中间 (2011年)
芭蕾和街舞就像阴和阳,相互融合,转换,太极则是包容一切的第三种元素,象征着阴和阳之间的平衡。

无足鸟 (2010年)
世界上有一种没有脚的鸟,它的一生只能够一直飞翔,飞累了就睡在风中,这种鸟一辈子才落地一次,那就是死亡来临的时刻。

情·色 (2009)
谨以此剧献给相信爱情的人。

棱镜 (2009年)
上半场:烁
下半场:地图

霾 (2009)
霾 mái(haze)形声。
终风且霾。―《诗经·邶风·终风》
又如:霾晦(大风扬起尘土,天色晦暗);霾曀(隐晦不明的样子)
通“埋”。陷在地里 。霾两轮兮絷四马。――屈原《九歌·国殇》
史书中也称为“雨土”,有“风霾,日无光,近昼昏也”和“风而雨土为霾”等。

惊梦 (2009年)
改编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

空间日记 (2008年)
某日时刻,
被注视下的舞者走过空荡的舞台,
这一瞬间,舞台上下开始共同呼吸,
翻开日记,记下此刻。
一切行为、现象都在某一刻空间里发生、发展和结束。
一滴水、一粒沙、一线光、一丝风的搅动,
一次肌肤的相触、一抹青黛色浮云......